加料阶段:在线性高密度聚乙烯、二氯甲烷和二氧化碳的闪蒸法纺丝液体系中,溶液浓度在12%~13%左右纺丝液可纺性良好。纺丝液浓度越小,纺制的纤维细度越小,但如果浓度过小,溶液将无法纺制成连续的纤维。纺丝液浓度越大,纺制的纤维细度也越大,但浓度过大,纺丝液粘度过大,纺丝液无法从喷丝孔喷出形成纤维。 生产参数设置阶段:在线性高密度聚乙烯、二氯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纺丝液体系中,主溶剂温度一般在200℃左右,副溶剂压力在6.9 MPa左右较好。主溶剂温度和副溶剂压力影响成纤聚合物在反应釜中的溶解情况,一般主溶剂温度越高、副溶剂压力越大,聚合物溶解的越均匀,但主溶剂温度过高或副溶剂压力过大容易导致反应釜中发生爆炸。 纺丝流量压力调节阶段:纺丝流量对最终制备的纤维直径影响较大,其他参数不变时,纺丝流量越大,纤维直径也越大,纺丝流量减小可以降低纤维的细度,但是材料的产量也会降低。纺丝压力影响溶液的相分离过程,纺丝溶液在低压室由于压力稍有降低而发生不完全相分离,随后纺丝溶液再快速经过喷丝孔,在喷丝口处迅速膨胀,溶剂发生相转变成为蒸气与聚合物产生迅速相分离,纺丝压力过大会导致完全相分离,过低导致不能发生相分离,纺丝压力一般在6.0 MPa左右。 喷丝距离设计阶段:纺丝溶液经过喷丝孔以后,在高速溶剂气流的冲击力作用下,将形成的超细纤维丛丝送至一旋转分散盘中,由于受到旋转分散盘阻挡作用,改变方向向下面的传送带运动。在此过程中,纤维丛丝除水平运动外,还受到重力作用向下运动。丛丝垂直方向运动距离影响纤维丛的分散情况。 喷丝板设计阶段:喷丝孔直径影响闪蒸纺纤维的细度,喷丝孔直径越小,纤维直径也越小,但是喷丝孔加工难度增大,且纺丝效率降低。喷丝孔间距与喷丝孔直径相关,一般为喷丝孔直径的2倍距离。喷丝孔长径比影响纺丝工艺的稳定性,长径比越大,纺丝越稳定,但喷丝孔的加工难度也越高。 旋转分散盘设计阶段:分散盘直径与接受纤维的面积大小有关,可以分散从喷丝板喷出的纤维。旋转速度影响纤维分散程度和成网宽度。旋转速度大,纤维分散度高,纤维成网宽;反之,纤维分散度低,纤维成网窄。旋转分散盘纹路影响纤维分散,光滑盘面与纤维摩擦小,不利于纤维分散。 静电分丝阶段:静电分丝是对纤维进一步分丝,影响丛丝的分离度及纤维网中纤维分散的均匀性。静电电压影响分丝程度,电压低,分丝程度低,电压高,分丝程度高,但不宜过高,过高容易产生电流击穿。电极选择,确保与后道静电吸附成网中相反,异型电荷相吸。 网帘参数阶段:网帘是接收纤维成网的载体,并将纤维网输送到下一环节。接收距离是从纤维成型处到网帘间的距离。接收距离过小,前一环节中形成的纤维分丝不充分,纤维运动速度高,不易接收纤维形成分散均匀的纤维网;接收距离过大,纤维运动速度低,不易快速形成纤维网。网帘转速决定纤维网的输送速度。网帘转速慢,纤维网输送速度慢,容易形成较厚纤维网;网帘转速快,纤维网输送速度快,容易形成较薄纤维网,但过快,容易形成断网。 静电吸附成网阶段:静电吸附过程是通过静电吸引的方式将纤维吸附到网帘上。静电电压大,吸附力越大,容易将纤维快速吸附到网帘;但静电压力太大易在网帘上保留过多的静电荷,同时造成能源浪费。正负电极选择,需与静电分丝处相反。 热轧成型阶段:热轧成型环节是形成最终产品前,采用热轧辊压实纤维网的过程,会影响产品厚度、产品松软程度等性能。热轧压力越大,成网厚度越薄,纤维间粘合越牢固,所得产品由松软变硬结,但压力过大,容易损伤纤维;热轧温度越高,越容易将纤维网压薄,纤维间粘结越容易,但温度过高,纤维网易板结。热轧温度一般在软化温度与熔点之间。
|